满韵清风,衮衮荡荡。
8月21日,健康100九龙醉杯“满族之花”全国赛区总决赛暨颁奖典礼在承德剧场隆重举行,这是时隔6年后华夏儿女再次举办“和谐中华·民族之花”选拔活动。
8月的山城褪去了炎热的外衣,迎来了秋的清凉。
8点30分,来自承德、秦皇岛、辽宁等地的15位佳丽齐聚承德剧场。虽然比赛的时间是下午3点,但她们还是早早地换上精致艳丽的旗装,化妆、背词、练习舞蹈动作……忙得不亦乐乎。
第三届“和谐中华·民族之花”选拔活动设置为14个民族赛区和一个网络赛区,民族赛区在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立,网络赛区则在中国网·中国民族频道设立。由于承德民族分配结构特点以及区位优势和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影响力,主办方最终将“满族之花”选拔赛区设置在我市。
7月初,“满族之花”选拔活动在我市正式拉开帷幕。经过初赛、复赛,15位姑娘一路过关斩将,在全国108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最终闯进了决赛。
她们有的成熟大方,有的青涩率真,心中有着各自对于满族文化的诠释。
对于3号选手张文静来说,舞台、镜头并不陌生。这位22岁的姑娘从小就喜欢文艺,学习舞蹈,屡登舞台,大学期间多次应征成为婚纱影楼的平面模特。刚刚大学毕业的她脸上稚气未脱,但已经能熟练地在舞台上镜头前展现自己美丽的一面了。“我觉得‘满族之花’就是要展现满族女子端庄大方的一面,举止要有亲和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播我们的民族文化。”
而5号选手王亚冉认为,满族是马背上的民族,骁勇善战是他们的特色,“满族之花”要展现满族姑娘开朗、独立、不服输的气质和精神。王亚冉曾经在北京当过兵,虽然已经退伍,但眉宇间英姿不减。她说,她并不熟悉舞台,因为从小家里人就不支持她参加任何文艺活动,这次参加“满族之花”选拔赛算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就算上台很紧张也要试一试,绝不服输。
比选手们来得更早的,是承德日报社的工作人员,他们早晨8点就来到了承德剧场,调音、走台、一遍遍叮嘱选手比赛流程……为姑娘们的精彩表演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
事实上,他们已经为此次选拔赛忙碌了整整3个月。6月接到承办选拔赛任务后,承德日报社全社总动员,成立了活动执行办公室,下设协调组、招商组、广告组、报纸宣传组、网络宣传组、后勤保障组、执行策划组,各小组各司其职,全方位精心筹备赛事。
“我们希望通过举办此次活动,能够进一步宣传民族团结,促进民族经济发展,扩大民族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宣传,提升地方乡村旅游的价值,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及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承德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杨宝林说。
下午3点整,在悠扬的音乐声中,15位佳丽身着民族服装,宛如仙子,缓缓登上舞台。比赛正式开始。
比赛分为闪亮登场、“秀”出风采、“满”腹经纶和“艺”彩纷呈四个环节进行,15位选手通过一分钟的自我介绍、满族服饰走秀、满族知识问答和满族才艺表演等,向评委和观众展示着个人魅力和满族文化的精华。
在“艺”彩纷呈环节,12号选手王嘉的满族八角鼓表演唱《天女木兰》格外引人注目。
舞台上,一位身着旗装的红衣少女手捧洁白的天女木兰亭亭玉立。“清凌凌的滦河水哺育着木兰花,你是长城脚下一道动人的美图画,你为满乡二十年沧桑巨变添荣华,你为改革开放崛起的山城织锦绣,你翘首笑看盛世民族团结开新花……”随着音乐的响起,少女手执八角鼓,边唱边舞,仿佛一只精灵,翩然穿梭在舞台的各个角落。悠扬婉转的唱腔倾诉着满族儿女的情怀,婀娜曼妙的舞姿展现着满族儿女的风采,不时博得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八角鼓作为一种戏曲艺术形式,是满族民众十分重要的精神生活食粮,是满族历史文化的特殊传承载体,包容了极其丰富的民俗文化,反映了满族群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八角鼓流传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但随着戏曲艺术的不断萎缩,专业艺术团体的减少,八角鼓传承后继乏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濒临失传。
梳着旗头、身着旗装、脚踏旗鞋、手执八角鼓、唱着赞美家乡的歌,来自宽城满族自治县的王嘉将满族传统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太有满族特色了!”观众付先生禁不住连声赞叹,他说,虽然自己是满族人,但从未听过八角鼓弹唱,“选拔赛在一定程度上普及了满族传统文化知识,希望多举办这样的活动,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它影响的将不止一代人。”
功力深厚的书法现场展示、柔婉袅娜的舞蹈《华清池》、活力青春的民族韵律操、华美深情的歌曲《离宫秋月》……选手们充满民族风情的才艺展示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次次将演出的氛围推向高潮。
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12号选手王嘉获得冠军。
如今,这朵娇艳的“满族之花”已经做好准备,她将肩负使命,在不久的将来代表满族参加海内外城市巡演活动,向全世界展现满族风采,传播满族文化。